跳到主要內容區
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院
College of Education, University of Taipei

【教育報報】[陽明山上候用校長的15堂課:從「見龍在田」到「飛龍在天」]張芬芬序。書名【陽明26期臺北市國小候用校長「專題研究」論文集】

  • 書名:陽明26期臺北市國小候用校長專題研究論文集
  • 作者:陽明26期臺北市國小候用校長
  • 日期:2023/5
  • 出版者: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

陽明26期臺北市國小候用校長「專題研究」論文集

陽明山上候用校長的15堂課:從「見龍在田」到「飛龍在天」

    2023224日正值癸卯年「雨水」節氣,陽明山上霪雨霏霏,彷彿仙氣繚繞,果真是個練功的好地方!這日我應臺北市教育局之邀,上山為國小候用校長們開始授課,這是十週儲訓課程中的一門專題研究,前後我上山5次,每次3堂,合計15堂課。

    這一課堂上,我邂逅了十位溫文儒雅、英姿煥發的教育菁英,他們以虛懷若谷(stay hungry)、求知若渴(stay foolish)的態度,上完15堂課,且在四月上旬「清明」時節,以驚人速度每人完成一篇教育論文初稿,五月上旬「立夏」時節,十篇論文定稿完工。從二月下旬的「雨水」,到五月上旬的「立夏」,經過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等節氣,短短十週,他們將蓄積多年的教育知能,運用陽明山上的夜讀和課堂內外的切磋琢磨,努力以我在課堂強調的方向與內涵,下筆寫成嚴謹的論文;猶如飽含能量的種籽,從仲春到初夏,發芽茁壯,向陽生長,展現盎然生機。我在這些論文裡,看見十位候用校長的思辨力、批判力、領悟力、爆發力、榮譽感充分展現,而這十篇論文的特色至少有以下四項。

    第一,主題均具有時宜性與前瞻性,當可裨益未來的校長之職。這十篇論文的主題包括:自主學習、智慧教育、環境教育、雙語教育、社會情緒教育、跨域教學、教師跨域研習、校長關懷領導、國小基本學力檢測、AI時代的教師影響力。十位候用校長每人所選主題,很有默契地都不一樣,然而都是當前臺灣教育備受決策者與實務者關注的主題,反映了時代思潮與政策方向。而這十項主題中有些屬校長行政領導,更多屬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,這與臺灣教育現場的需求相當符合,行政、課程與教學正是當前校長領導的核心。我深信:這種具有時宜性與前瞻性、經過用心鑽研完成的論文,日後將持續在撰寫者腦中發酵,化為智慧,裨益成為校長後的教育實踐。

    第二,每篇論文均寫出「破與立」兩面向,這可從十個題目可看出,例如:OO的挑戰與因應」、「OO的現況與建議」、「OO的問題與因應」、「OO的省思與建議」、「OO的困境與轉型」。課堂上我強調題目要這樣撰擬,如此可引導撰寫者探究現況問題(),並提出興革之道()。這種兼具破與立的探究,可展現平衡而完整的思考,且有建設性的意義,對於教育決策者與其他實務工作者,將更具參考價值。

    第三,每篇論文寫出本身見地。課前我得知十位候用校長均已獲碩/博士學位,再者可用時間有限,因此我決定這次的論文不著重實徵資料的蒐集,而鼓勵撰寫「教育評論」,其特徵就是要表達出對教育問題的個人見解。課堂上我以洪蘭、吳清山等教授的文章,和拙作為例,解說這類文章的架構。另也選擇YouTube「腦洞烏托邦」評論韓國升學主義的影片,解析論述所用的各類型資料;且推薦課後觀賞「腦洞烏托邦」評論日本生命教育的影片,並推薦閱讀黃政傑教授的評論文章,期望大家舉一反三。果然大家努力抓住我提示的要旨,在論文裡寫出自身見解。

    第四,以超越ChatGPT來期許自己202211月底ChatGPT橫空出世,讓Google公司都發出紅色警戒,對於身在教育界的我們,尤其是論文寫作者的衝擊尤為顯著。為此,在第一次的課堂上,我們便討論了如何超越ChatGPT寫出好論文,我期待大家朝三方向努力:就網路資料看,AI從網路學到的,偏向抽象的、概括的原理原則,可能欠缺特定的、具體的知識、經驗。故人腦可提供臺灣/臺北教育的具體知識、經驗,及洞見。就評論的問題看,若所探究的問題是複雜的/兩難困境/模糊不清,其中需要做許多推理與判斷的工作,卓越的人腦可能比AI高明。就探究階段看,假定ChatGPT探究雙語教育時,它可因應提問者要求,寫出教育部/執政黨/學者/校長/教師/家長/學生等觀點,甚至多觀點;然而人腦可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究,換言之,我們可藉ChatGPT為基礎,做更深的、更細的、更廣的、更全面的,且具辯證性的探究。此外,課堂上我們也看了YouTube「老鳴TV」,了解現階段的ChatGPTAI領域的位置與侷限,讓我們對AI有了較全面的認識,也引發我們對AI發展前景的戒慎態度。總結來說,在課堂上我明述:容許運用ChatGPT,但期望大家能超越ChatGPT。當然,因可用時間有限,大家可能都還只是在邁向超越的路途上,未來的探索之路仍然漫長。

   很榮幸受邀擔任陽明26期候用校長儲訓課程的講者,我在陽明山上充分感受到所謂的地靈人傑。臺北市是塊福地,臺北市的教育品質領先全臺;陽明山教師研習中心提供教育人員,在此充滿芬多精的仙境裡汲取教育新知,是何等幸運!養精蓄銳後可以更佳的專業及更高的熱情,回校服務莘莘學子。我在此邂逅十位蓄勢待發的候用校長,初相遇時猶如「見龍在田」,他們虛懷若谷、求知若渴,悉心投入所選定的論文主題,一遍又一遍依我的眉批去修改、增刪、重組、統整、潤飾。他們這種勤懇踏實的態度、好學深思的行動、科技工具的善用,加上教育專業的蓄積,讓我深信:不久的將來我就會見到「飛龍在天」他們必定會成為更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,讓教育成為社會的良心這是我在第15堂課上對這十位候用校長的祝福與期許。

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  教授

兼教育學院  院長

2023514

瀏覽數: